如何解讀新冠病毒核酸與抗體檢測報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傳染病。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方法主要是核酸和抗體檢測。核酸檢測是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金標準”,具有早期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高等特點;而抗體檢測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手段,具有操作便捷、檢測迅速的特點。
核酸檢測是檢測體內有無新冠病毒的直接證據。
檢測原理: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熒光定量PCR,也是燕化醫(yī)院檢驗科目前采用的方法學。該方法是用一段含有新冠病毒特有信息的探針找尋患者的標本里相應的序列。能夠找到,代表檢測陽性;沒有找到,檢測為陰性。目前熒光定量PCR,通常要選擇至少兩個探針,即2019-nCoV ORFlab基因和N基因,兩個探針都檢測到了才能確認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使用目前的方法學,一批標本從采樣到最后出具檢驗報告需要經歷6個多小時。
抗體檢測是判斷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間接證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fā)病3-5天后,血清特異性抗體逐漸產生。首先出現的是免疫球蛋白IgM抗體,約在5-7天產生;然后出現IgG抗體,約在10-15天產生。通常情況下,IgM 抗體產生早,一經感染,快速產生,維持時間短,消失快,血液中檢測陽性可作為早期感染的指標。IgG 抗體產生晚,維持時間長,消失慢,血液中檢測陽性可作為感染和既往感染的指標。
因此,通過檢測患者血清中 IgM 和 IgG 的陽性情況,有助于臨床醫(yī)生判斷患者所處病毒感染的不同時期。疑似病例的排除標準,需要同時滿足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陰性,以及發(fā)病7 天后血清IgM和IgG抗體仍為陰性兩個條件。
IgM和IgG檢測結果解讀
1、當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時,血清學檢測會出現以下四種情況:
?。?)當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時,IgM(+)IgG(-)或IgM(-)IgG(-):提示患者處于感染早期特別是對于核酸檢測結果單獨陽性,IgM(-)IgG(-)的情況,提示患者可能處于“窗口期”,體內尚未產生相關特異性抗體或抗體含量較低,導致實驗室未檢出。
?。?)當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IgM(-)IgG(+)時,提示患者可能處于感染中晚期或復發(fā)感染。在這一期間,人體內的病毒會逐漸被IgM抗體所中和,隨著病情的恢復,IgM抗體逐漸減少,直至低于檢測限。
(3)當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IgM(+)IgG(+)時,提示患者處于感染活躍期,但已產生持久免疫力的IgG抗體。
2、當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時,血清學檢測會出現以下四種情況:
(1)當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IgM(-)IgG(+)時,提示為既往感染者,體內病毒已被清除。
?。?)當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IgM(+)IgG(+)時,提示為恢復期患者,體內IgM(+)含量尚未低至檢測下限。
(3)當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IgM(+)IgG(-)時,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a. 核酸檢測過程中標本采集、運送及檢測過程中是否受到影響,同時應重新獲取該病人標本進行核酸復測;
b. 是否由于患者的其他疾病,或服用的某些藥物,引起IgM(+)抗體的假陽性,這也是核酸檢測相對于血清抗體檢測的一個優(yōu)勢。
核酸與抗體聯合檢測
核酸檢測用于檢測受試者是否攜帶病毒,而抗體檢測用于核酸檢測的補充檢測或者聯合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用于疾病的鑒別診斷,確?!安诲e”,抗體檢測用于疾病的初篩,確保“不漏”。
因此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需要二者聯合檢測,綜合判讀,彌補不足,提高病毒攜帶者的陽性檢出率,減少社會傳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