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大结局,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国产精品丝袜综合区另类,久久午夜无码午夜精品

關(guān)注公眾號

關(guān)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凝血實驗的標準化問題

2019.12.11

摘要 對ICSH、ICTH或美國國家臨床生物化學(xué)委員會(NCCLS)等國際以文件形式公布的有關(guān)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和纖維蛋白原測定等三項實驗的標準化及其重要性作了簡單敘述。

關(guān)鍵詞: 凝血酶原時間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纖維蛋白原 標準化

由于血栓與止血實驗的特殊性,因此迄今僅有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g)等三項實驗有了標準化的試劑(如PT)、標準品(如Fg)、質(zhì)控品和統(tǒng)一的報告形式等;其他,如血小板功能、抗凝因子和纖溶成分等檢測尚缺乏成熟的標準化方案。

本文僅就經(jīng)國際血液學(xué)標準化委員會(ICSH)國際血栓與止血委員會(ICTH)或美國國家臨床生物化學(xué)標準委員會(NCCLS)等國際組織以文件形式公布的有關(guān)PT、APTT和Fg三項實驗的標準化問題作一簡介。

一、標準化和質(zhì)量控制的重要性

所謂血栓與止血檢測方法的標準化和質(zhì)量控制,是指采用統(tǒng)計學(xué)原理,運用規(guī)范的物理、化學(xué)、生物學(xué)的方法,對血栓與止血實驗的技術(shù)、操作、儀器、試劑和標本等項的質(zhì)量水平,進行合理的管理、檢測和評價,以標準化和質(zhì)量控制來堵絕誤差,提高實驗的精密度、準確性和可靠性。標準化和質(zhì)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于

1.為臨床診治提供可靠的依據(jù):實驗結(jié)果的可靠性是臨床診治疾病的重要依據(jù)和條件。實驗結(jié)果若為假陽性就會造成誤診、誤治;若為假陰性就會造成漏診、漏治;實驗結(jié)果偏高或偏低都會影響患者的診斷、鑒別診斷以及影響醫(yī)師對病情和療效的判斷。

2.提高血栓與止血基礎(chǔ)研究的效率和價值:血栓與止血基礎(chǔ)研究的形式就是進行各種實驗。實驗可靠性好,就能揭示血栓與止血的客觀規(guī)律,甚至可帶來重大理論突破及(或)社會、經(jīng)濟效益;若實驗可靠性差或有錯誤,則會造成假象或錯誤理論。

3. 有助于人群健康調(diào)查和建立血液學(xué)參數(shù)的正常范圍:為了解一定人群的健康水平,建立具有廣泛意義的血液學(xué)參考值的范圍須進行較大規(guī)模人群的健康調(diào)查,健康調(diào)查必須要有實驗結(jié)果的可靠性作保障,不然會導(dǎo)致不準確或錯誤的結(jié)果,故質(zhì)量控制對群體醫(yī)學(xué)也有重要意義。

總之,血栓與止血實驗室的質(zhì)量控制,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一個單位血栓與止血醫(yī)療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因此,應(yīng)倍加重視。

二、 凝血酶原時間(PT)的標準化

自1935年Quick創(chuàng)建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測定方法以來,迄今仍然 是檢查外源凝血系統(tǒng)諸因子及相關(guān)抑制物的重要篩選試驗,PT也是目前口服抗凝劑治療的主要手段。但是,PT測定受多種因素影響,必須對它進行標準化和質(zhì)量控制,以提高PT檢測的精密度、準確度和可靠性。

(一)凝血酶原時間(PT)的標準化問題

1.組織凝血活酶標準化:應(yīng)用的國際參考品(international reference preparation IRP),有下列幾種:

(1)單一組織凝血活酶國際參考品:是一種組織提取物的生理鹽水懸液制劑。WHO在英國使用的統(tǒng)一標準的“英國比較凝血活酶”(British comparative thromboplastin,BCT)為基礎(chǔ),制備WHO的原級凝血活酶參考品(primary reference preparation),如人腦組織凝血活酶,編號67/40。同時又以BCT67/40為基礎(chǔ)標化了次級參考品(secondary reference preparation)。

如牛腦組織凝血活酶,編號為68/434;兔腦為70/178。后來WHO還公布了一些次級組織凝血活酶參考品,如人腦或胎盤制劑,如BCT/253;兔或兔、猴組織混合制劑,如RBT/79等。

(2)復(fù)合組織凝血活酶國際參考品:它是組織提取物的生理鹽水懸液中加入適量的纖維蛋白原、因子V 和氯化鈣組成的制劑,如牛組織凝血活酶OBT/79等。
目前世界各國都廣泛應(yīng)用WHO的這些參考品來校正本國或本地區(qū)制備或生產(chǎn)的組織凝血活酶參考物。這樣使世界范圍內(nèi)有了多種組織凝血活酶參考品。

2.組織凝血活酶工作制劑(working preparation,WP)的國際敏感度指數(shù)
(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ISI)由于不同組織凝血活酶對凝血因子的敏感性不同。為了使不同敏感性的組織凝血活酶在檢測PT中能得到同樣的結(jié)果,必須要制定一個共同的敏感性指標。這就需要通過自制的試劑與國際參考品(IRP)進行比較,然后得出一個校正值。具體的方法如下:

(1)用國際參考品(IRP)標定國家、地區(qū)或本實驗室的參考制劑(reference preparation,RP)。

(2)用實驗室參考制劑(RP)標定工作制劑(WP)。

1)標本:2份正常人血漿和6份口服抗凝劑達6周的患者血漿,連收10天,共60份標本。

2)測定:按一定順序進行測定,每份標本重復(fù)測定2次。將PT測定的結(jié)果(秒)點在雙 對數(shù)坐標紙上,橫坐標代表WP的PT測定結(jié)果,縱坐標代表RP的PT測定結(jié)果,畫出最佳的各點擬合直線,得出定標曲線,通過WP/RP比值,或回歸方程求出斜率b。

3)計算WP的ISI值:

ISI值愈接近于1.0,表明組織凝血活酶試劑愈敏感,因此,生產(chǎn)和出售組織凝血活酶試劑的廠商,必須在產(chǎn)品上標有ISI。

3.PT測定結(jié)果的報告方式:理論上,無論何種組織凝血活酶,只要標有ISI,就可與國際參考制品進行對比校正,并可用同一種計量單位報告。1985年ICSH和ICTH推薦以PT監(jiān)測口服抗凝劑的報告方式是國際正?;嚷剩╥nternational normalizde ratio,INR)。INR的計算公式如下:

在用INR后,各種敏感性不同的組織凝血活酶均可得到相同的INR值。

4.儀器特有有ISI:上述PT根據(jù)報告方式適用于手工法(試管傾斜法)測定PT。但是手工法與儀器法以及儀器法與儀器法測定PT的INR之間,仍有差異。研究表明,在ACL、Cobas Fibro和Coaga-Pet三臺自動化儀器上,使用同一種ISI為1.12的Thromborel S試劑,測定PT的均值分別為10.7秒、12.1秒和11.1秒。

但若以同一ISI值計算INR,得出的數(shù)值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為此,專家們提出建議:同一組織凝血活酶試劑用于不同儀器時,可用所謂的“儀器特有的ISI”(instrument specific ISIs)或稱區(qū)域性ISI(Local ISI)來計算INR。

每臺儀器所使用的凝血活酶試劑都應(yīng)該有特定的ISI值,重新標定ISI值的做法是購買標有INR的凍干血漿,然后在自己的儀器上再標定所使用凝血活酶試劑的ISI值,這樣才可使病人的INR具有可比性。

(二)凝血酶原時間(PT)的推薦方法

[原理]

將組織凝血活酶(主要含組織因子和脂質(zhì))和鈣離子,加到枸櫞酸抗凝血漿中,在37℃保溫,測定血漿凝固時間,即為PT。PT主要用于篩選檢測外源凝血系統(tǒng)的因子Ⅶ、Ⅱ、Ⅴ、Ⅹ和相關(guān)因子的抑制物的試驗。

[標本來集和處理]

1.標本采集:用硅化或塑料注射器抽取空腹靜脈血,按9:1比例加入含0.109mol/L的枸櫞酸鈉抗凝劑的硅化或塑料試管中,輕輕混合均勻。

2.標本處理:以2000~2500g,離心15分鐘,分離乏血小板血漿,并在24小時內(nèi)完成試驗。

3.正常對照血漿:選擇正常健康男性和女性各lO名以上,年齡在18~45歲。但不能是妊娠、月經(jīng)期、哺乳期和口服避孕藥的婦女,采取的血漿冰凍干燥保存或-80℃保存。

[試劑]

1.抗凝劑:109mmol/L枸櫞酸鈉液(相當于含二分子結(jié)晶水的枸櫞酸鈉32g/L)。

2.凝血活酶試劑:市售商品,應(yīng)標有ISI、批號及有效期。凍干者應(yīng)按說明書加指定的緩沖稀釋劑復(fù)溶。

3.氯化鈣(CaCl2)溶液:為25mmol/L。(目前有些商品試劑已將凝血活酶液與氯化鈣液混合好,可不必另配CaCl2液)。

4.質(zhì)控物:正常及異常對照血漿

5.配制試劑用水必須符合1級純水的標準。

[儀器]

1.手工法:秒表,保持37℃±1℃的恒溫水浴箱或電熱塊。水深能浸試管3cm以上,表面無劃痕的10×mm拭管。經(jīng)標準的0.1mL移液管。經(jīng)校正的秒表。

2.儀器法:各種自動或半自動血凝儀,嚴格按說明書操作。

[操作步驟]

1.手工法

(1)測定溫度36.5~38.5℃,上述各試劑及被測血漿,均應(yīng)預(yù)溫至此一溫度,但凝血活酶試劑預(yù)溫不可超過30分鐘,血漿預(yù)溫一般不宜超過10分鐘。

(2)所用試管及加樣器等接觸血漿的器具均為塑料或硅化玻璃管。

(3)吸取枸櫞酸抗凝血漿0.1mL,加入一小試管中:加入凝血活酶試劑0.1mL混勻后置37℃水浴中。再加入25mmol/L CaCl2液0.1mL,(也可先將凝血活酶試劑與CaCl2溶液等量混合,加入0.2mL)。

立即混勻并開動秒表:試管仍浸于水浴中,至約10秒鐘時,自水浴中取出,在紗布上迅速擦去試管外水滴,在明亮處不斷傾斜試管,在流動狀態(tài)下觀察有無纖維蛋白形成。一旦見到纖維蛋白(同時將出現(xiàn)液體流動減慢),立即停表,記錄時間。

每次測定二管,按平均數(shù)報告。本試驗的最后混合液其pH應(yīng)為7.2~7.3,大部分商品凝血活酶試劑均用含緩沖液的溶液配制。

(4)每批均同時做正常和異常對照,方法應(yīng)與測定標本完全相同。

[報告方式]

1.以PT的秒(S)數(shù)報告(最接近的0.5秒)

2.以患者血漿(S)/正常對照PT(S)的比率(PRT)報告。

3.在口服華法令類抗凝藥物治療監(jiān)控時,應(yīng)報告國際正?;嚷剩↖NR)。大部分自動化儀器可根據(jù)所測的PTR和凝血活酶試劑的ISI,自動算出INR。手工法可根據(jù)下列公式,用一計算器直接計算:

Poller設(shè)計了一個簡便的列線圖,在取得PTR和ISI值后,即可從圖上直接查找出INR值,十分便利,國內(nèi)已有介紹。

ICSH規(guī)定,不再用稀釋曲線或百分比(活動度)報告。

[參考值]

因儀器/試劑不同,會得出不同結(jié)果,故很難統(tǒng)一規(guī)定參考值。各實驗室應(yīng)根據(jù)自己的儀器、試劑等條件,自行測定一批健康人,建立參考值。此后至少每年或當條件有變化時,根據(jù)新的條件,重新建立。

參考值PT測定的一切條件均應(yīng)與患者血漿PT測定相同(包括采血、容器、抗凝劑等)。健康供血者應(yīng)選至少20個18~55歲的男性和非妊娠、月經(jīng)期女性,不可服藥,在平靜休息狀態(tài)采血、以減少個體差異(有條件時,可測一批老年人和小兒,分開統(tǒng)計)。

同時應(yīng)分開幾天采血和測定,以減少天間差異。測定結(jié)果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處理,計算標準差:以兩個標準差(2SD)或95%可信限作為參考范圍。

對于三個標準差是正常還是異常,需結(jié)合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從統(tǒng)計學(xué)上講,其中有些人是正常的。用以上標準,病人(PT異常)則很少會遺漏。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的標準化

(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的標準化

APTT是檢測內(nèi)源凝血系統(tǒng)諸凝血因子缺陷和相關(guān)抑制物的篩選試驗,也是當前用于凝血因子、肝素抗凝治療以及狼瘡抗凝物質(zhì)檢測的主要手段。

與PT測定一樣,不同的部分凝血活酶、不同的活化劑和不同的激活時間對各種凝血因子缺陷、對肝素和對狼瘡抗凝物質(zhì)的敏感性相差很大。例如,檢測APTT的試劑中,所用活化劑(白陶土、硅藻土、鞣花酸)不同,他們對檢測肝素、狼瘡抗凝物質(zhì)和因子Ⅷ、Ⅸ的敏感性不同。

迄今,ICSH和ICTH尚未有APTT檢測方法標準化或試劑標準化的可行方案問世,僅NCCLS于1992年,提出一個編號為H29-T的暫行方案。

(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的推薦方法

[原理]

將一種磷脂和激活劑加到血漿中,經(jīng)過孵育后,加入適當濃度的鈣離子。其纖維蛋白凝塊形成的時間(以秒計),即為APTT。本法主要用于過篩測定內(nèi)源途徑凝血因子的缺陷,如因子Ⅶ、Ⅺ、Ⅷ、Ⅸ、激肽釋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以及纖維蛋白原等。同時也用于上述因子的抑制物測定、肝素治療的監(jiān)測以及狼瘡抗凝因子的檢查。

[儀器]

本實驗所用儀器、設(shè)備(包括采血、貯血容器、加樣裝置和標本的處理等)以及對它們的要求完全與PT相同。PT所用自動化儀器同樣適于本實驗。

[試劑]

1.部分凝血活酶試劑:由商品供應(yīng)。一般已與檄活劑按比例配在一起(或分開配制)常用的激活劑由硅藻土(商品名Celite)、白陶土、二氧化硅微粒、鞣化酸(ellagic acid)或其它可用的激活劑,由廠方配套供應(yīng)。

APTT試劑/儀器結(jié)合,應(yīng)能使因子Ⅷ、Ⅸ或Ⅺ活性低于0.3μ/mL(或<30%)的血漿,出現(xiàn)異常延長的結(jié)果。

2.氯化鈣溶液(25mmol/L)以及其它試劑與PT所用者相同。

[操作步驟]

1.樣品的采取、貯存、輸送與PT測定相同。注意,應(yīng)用清潔的塑料或硅化玻璃采血器采血及貯血。

2.標本(去血小板的血漿)的制備與PT相同。注意、應(yīng)用去血小板血漿測定。

3.水浴箱或電熱板的溫度為37℃±1℃,要經(jīng)常檢查是否正確。

4.接觸活化時間:加激活劑活化因子Ⅻ的時間要保持一致;各儀器和試劑生產(chǎn)廠家的規(guī)定可能不一樣,應(yīng)嚴格按說明書要求進行。手工操作時,應(yīng)用秒表或類似的定時裝置計時。

5.操作:預(yù)溫(不超過30分鐘)APTT試劑一份與預(yù)溫(不超過10分鐘)的侍測血漿一份混合,立即開動秒表計時;至規(guī)定的接觸活化時間終點時,加人預(yù)溫37℃的CaCl2液一份,混勻,同時開動秒表。至出現(xiàn)血漿凝固時,停表,記錄血漿凝固時間(以秒計)。

手工測定時應(yīng)同時測定兩管,按平均數(shù)報告。一些精密度已有很大改進的自動或半自動凝血儀,如果有適當?shù)馁|(zhì)控標準也可只測定一次。應(yīng)同時測定正常和異常對照血漿。

[參考值]參照PT

[特殊解釋]

1.對肝素的敏感性:APTT常用于肝素治療的監(jiān)測,通常以患者APTT與正常血漿APTT的比率在1.5~2.5作為治療控制范圍:但不同的試劑/儀器系統(tǒng)對肝素的敏感性不同。其試劑/儀器系統(tǒng)對肝素的敏感性可進行測定。

體外的敏感性(in vitro sensitlvity)是指將臨床在使用的同類型釣肝素按其治療濃度,加到正常血漿中,測定APTT。體外敏感性與體內(nèi)敏感性(in vivo sensitivity)不等同,但可作參考。

2.浪瘡抗凝因子:狼瘡抗凝因子是一種抗磷脂的自身抗體,由于它抗凝血的重要成分磷脂,故能干擾凝血。血中如存在狼瘡抗凝因子,APTT將延長。

但APTT試劑對狼瘡抗疑因子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別,試劑制造廠家應(yīng)提供足夠的說明,有關(guān)的國家機構(gòu)也可提供對狼瘡抗凝因子的資抖。但要知道,病人個體之間也有很大差異,沒有一種試劑能測出所有狼瘡抗凝因子。

四、纖維蛋白原測定(Fg)的標準化

(一)纖維蛋白原測定(Fg)的標準化問題

纖維蛋白原(死)由肝合成,存在于血漿和體液中,其結(jié)構(gòu)和功能基本已搞清,但迄今仍無理想的臨床檢測方法;文獻報道的測定方法多至10余種,有的精密度、準確信較好,但過于復(fù)雜、煩瑣;有的雖然簡便、快速,但精密度、準確性較差。

1992年,英國國家生物標準及控制研究所(NIBSC)、研究完成了一個纖維蛋白原標準品,編號為89/644,向WHO的生物標準專家委員會(ECBS)推薦,[15]并被ECBC批準為國際參考品(IRP)。

從此,各國均引進這一標準品來標化本國或廠家生產(chǎn)的次極標準品(我國衛(wèi)生部臨床檢驗中心亦已在引進)。使纖維蛋白原測定的標準化工作,走出了關(guān)鍵的一步。因此根據(jù)調(diào)查,各家標準品纖維蛋白原含量差別很大。

(二)纖維蛋白原(Fg)測定的推薦方法

各家用IRP來標化自己的標準時,推薦采用Jacobsson的改良法,現(xiàn)將該法介紹如下。

[試劑]

1.緩沖液:Na2O·2H2O 0.882g;KH2PO4 2.77gl升,此為貯存緩沖液;將貯存緩沖液l份,加生理鹽水2份即為應(yīng)用緩沖液,pH為6.35。

2.生理鹽水:0.15mol/L

3.人或牛凝血酶:500IU/mL,生理鹽水溶液。

4.凝塊溶解劑:尿素400g溶于少量蒸溜水中,200mL 1.Omol/L NaOH,再加水至l升。

[操作步驟]

將纖維蛋白原凍干(標準)品(源于89/644)加lmL蒸餾水復(fù)溶,加到含有2mL應(yīng)用緩沖液的有機玻璃淺盤或其他容器中,再加入凝血酶液50μL,迅速混勻,在室溫中靜制置2小時。將容器倒扣于吸水的布上(其下可墊吸水紙),再用適當物質(zhì)(加濾紙)將凝塊吸干。

將凝塊取下,置于5OmL生理鹽水中洗滌2次,每次洗滌后均應(yīng)將凝塊吸干(可用玻璃擠壓凝塊),盡量除去含于凝塊中的液體,以免液體中的其它血漿蛋白殘留。必要時可在清潔棉布上擠壓。

小心將凝塊加人含凝塊溶解劑7.5mL的容器中,搖勻,直至凝塊完全溶解。倒人光徑為1cm的比色杯中,以凝塊溶解劑為空白,在280nm和315nm波長讀取吸光度(A)。

[計算]

纖維蛋白原濃度(g/L)

式中15.87為纖維蛋白在堿性條件下波長280nm的消光系數(shù);7.5為纖維蛋白原的稀釋倍數(shù)。

當A在1.0以下時,吸光度與濃度呈線性關(guān)系。如A大于1.0,應(yīng)稀釋標本重新測定,重新乘稀釋倍數(shù)

(三)適用的纖維蛋白原(Fg)測定(Clauss法)

[原理]

將凝血酶加到血漿中,使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血漿便出現(xiàn)凝固。在有足量的凝血酶時,與不同含量的纖維蛋白原作用,其出現(xiàn)血漿凝固的時間與纖維蛋白原含量呈負相關(guān)。

[試劑]

1.牛凝血酶l00NIHU/mL

2.纖維蛋白原標準品(IRP次級標準)

3.緩沖液(下列兩種任選一種):

(1)巴比妥緩沖液(PH7.5);巴比妥2.5g,巴比妥鈉2.75g,璐氯化鈉7.3g溶于750mL去離子水中,校正至PH7.5,加水至1L。

(2)咪唑(Imidazole,或Glyoxaline)緩沖液:咪唑3.4g(0.05mol/L),氯化鈉5.85g,加于約500mL水中;加O.1mol/L鹽酸186mL,調(diào)PH至7.3-7.4,最后加蒸餾水至1升。

[操作步驟]

1.手工法

(1)用上述緩沖液先將標準品稀釋成0.8,1.6,2.4,和4.0g/L纖維蛋白原濃度,各濃度再用緩沖液作1:10稀釋。

(2)患者血漿及質(zhì)控物用緩沖液作1:10稀釋。

(3)將含100NIHU/mL,牛凝血酶,混勻后室溫保存。如用儀器法測定,則用100NIHU/mL,牛凝血酶,不必稀釋。

(4)在一試管中,加稀釋血漿0.2mL,置37℃水浴中4分鐘。

(5)加入預(yù)溫37℃的lOONIHU/mL凝血酶液O.2mL,搖勻并立即開動秒表,不斷觀察凝固時間。至出現(xiàn)凝固時停表。

(6)每份標本測定兩次,求平均數(shù)。同時測定各標準管和對照(質(zhì)控)管,方法相同,準確記錄時間。

(7)計算:用雙對數(shù)紙作圖,以凝固時間為縱坐際、纖維蛋白原濃度為橫坐標,將各相應(yīng)濃度的標準管對凝固時間,在圖上標出相應(yīng)的點并連成直線,制成標準曲線。然后根據(jù)患者和質(zhì)控血漿所測得的凝固時間。

如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大于4g/L,應(yīng)稀釋血漿后重測,結(jié)果乘以稀釋倍數(shù)。如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低于O.8g/L,需將原血漿改為1:2或1:5稀釋,在標準曲線上查得結(jié)果后除以5或除以2。

2.儀器法:本法可用自動或半自動凝血儀按凝血酶時間(TT)測定法測定??勺詣哟蛴〕鼋Y(jié)果。一般儀器法比手工法精密度高.


互聯(lián)網(wǎng)
推薦
關(guān)閉